开始与结束
临近大三,参加了一次电子设计大赛最为电子生涯的结束.本科专业为自动化,课业之余,学习了很多互联网的行当.当然专业内容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精进.比如从前不规范的单片机代码,不耐心的数据手册阅读,也都得到了改善.这次参加就是学习的体现吧.
四天三夜
这也许就是TI杯最锻炼人的地方.
从7月27日早上八点发布试题,到7月30日晚上八点封箱.其中的日子值得记忆.
试题发布,和预期的一样,虽然试题有六题.但是其中的电源,信号,高频没有去深入了解过相关方面.飞控题成本巨高也没有去准备.最终六题也就只有了两题.小车题一眼思路,考虑到其巨大的工程量,最终选择了测控题–声源定位跟踪系统.
声源定位首先要采集到声音,通过一组麦克风采集声音数字信号.根据声音到达它们的时间差,即可计算出声源与麦克风之间的角度.说干就干,首先固定两个麦克风测试其可行性.使用stm32外部中断采集麦克风的数字输出,在第一次采集外部中断开启时钟,第二次中断时计算其时间差.
然而事事不顺.得到的数据和预期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且其中符合预期的数据偶尔会出现明显不符合直觉的值.首先想到的是,会不会是两麦克风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太小,单片机主频太低不足以采集到两者的信号.这次换上了树莓派同时加大了麦克风的间距,再次进行尝试.结果依旧如此.不禁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自己不太行导致写的程序不太行.
偶然发现!
在几次失败的尝试后,随手把固定的麦克分拆了下来放在了一起.我们使用的麦克风模块有一个特点,在其接受到声音信号时,有数字输出的同时,模块上的LED灯会亮一下表示有输出.这时我的队友说了一句话,我注意到两麦克风挨的如此之近,它们亮的时候的时间差居然肉眼可见.同一款麦克风的输出一致性和同步性居然如此之差.再这样尝试下去也是无功.
模块的一致性如此之差.这时只能通过mems音频传感器自组模块直接输出模拟信号保证其一致性.可四天三夜已经过去了两天,这时再画PCB板,加急打板,PCB最早到我们手里也该是第四天上午了.这样怕是来不及了.无奈遂逛某宝,寻麦克风阵列.找到了!顺丰加急一天到.第三天下午收到了,曙光又出现了.
经测试,一致性得到了保证.同时新的问题也出现了.这时的麦克风模组是如此的敏感,微小的环境音都可以对其造成极大的影响.不得不搬出示波器,选定固定的声音型号,加上滤波.这时就可以在相对嘈杂的环境中只对我们自己设置的信号进行捕捉了.同时也埋下了隐患.这时候对音源的跟踪的及时性就差了好多.最后一题的音源跟踪完成度不是很好.
四天三夜已经用尽.封箱,等待线下测试.
测试现场
从学校做大巴到南京集成电路培训基地进行线下测试.
如预期,现场嘈杂,提前准备的滤波派上了用场.同时测试的几组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环境噪音的干扰.最终除了声源跟踪完成度不高,其他部分都完成的很完美.遂有闲心,简单参观了下这个培训基地,隔着玻璃看到了很多电子人,开着EDA设计着电路.希望越办越好.
最终结果
所有测试结束后的第二天,江苏省电子设计竞赛官网就进行了获奖公示.不得不说效率真高啊.下载文件找到学校,从上往下,找的自己的名字.那一行最后三个字,一等奖.经过五天的公式,竞赛结果正式发布,如愿一等奖.
ps:等证书到了补个照片
四天三夜收获颇多
电赛与其他比赛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极短的竞赛时间.这也就对选手们提出更多的要求.平时的积累不能少,包括但不仅限于日常的项目训练,相关技术的基础知识.电赛不仅是对学识的考察,也是对选手体力的考察(时间紧迫).